中国女排的八强赛对手终于敲定了——土耳其队。这下那些"输给美国更有利"的小算盘可以彻底收起来了。还记得小组赛最后一轮前,不少人拿着计算器噼里啪啦地算:要是能从美国队手里抢下一局,输球后掉到第六名就能在八进四碰上日本队。可女排姑娘们哪管这些弯弯绕绕,硬是和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队拼到决胜局。
现在这个对阵结果,说实在的有点棘手。小组赛时咱们就被土耳其3:0横扫过,那场比赛对方发球像下饺子似的往我们这边砸,进攻节奏快得让人眼花缭乱。特别是那个叫卡拉库尔特的接应,扣球力道大得能把地板砸出坑来。不过也有个好消息,土耳其的主力二传最近带着伤,状态不太稳定。
咱们这边倒是有些亮点。小将吴梦洁越打越有模样,李盈莹的进攻效率一直在线。要啃下土耳其这块硬骨头,关键得做好两件事:一是想办法按住卡拉库尔特这个得分点,二是把一传接稳当。小组赛时咱们一传到位率才55%,这个数字起码得提到60%才有得打。
要是真能过了土耳其这关,半决赛很可能要碰意大利。意大利打塞尔维亚向来手拿把攥,要是再往前闯,决赛等着我们的不是巴西就是波兰。不过现在说这些还太早,竞技场上最忌讳的就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。当年老女排有句话说得在理:球要一个一个打,分要一分一分拿。
这支队伍最让人佩服的就是这股子实在劲儿。什么田忌赛马的盘算,什么避强就弱的计较,在她们这儿统统不好使。站上场就一个念头:把眼前的球打好。这种纯粹,有时候比什么战术都管用。
打土耳其肯定不轻松,但有意思的是,越是这种硬仗,女排姑娘们越能打出些意想不到的东西。还记得里约奥运会那会儿,谁想到能逆袭巴西?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这儿——计算器算不出来的,拼搏精神能算出来。
现在全队都在琢磨怎么破解土耳其的进攻套路。教练组肯定把小组赛的录像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,哪个轮次卡壳,哪个环节掉链子,都得找出对症的方子。球迷们也没闲着,网上各种战术分析贴刷得飞起,有说应该多打快变的,有建议重点盯防接应的,还有琢磨发球战术的。
卡拉库尔特这个点确实让人头疼。这姑娘打球带着股狠劲,扣球线路又刁钻,不过她情绪波动比较大,要是能在前几局压住她的势头,后边就好办得多。咱们的拦网手得打起十二分精神,预判要准,起跳要快,手掌还得硬实。
一传问题老生常谈,但确实是生命线。现在这支队伍没有朱婷那样的超级攻手,就得靠整体配合。自由人得多分担些,边攻手也得参与接发球。有时候看她们训练,光是接发球这个环节就能练上两三个小时,球衣都能拧出水来。
土耳其队也不是铁板一块。她们那个受伤的二传要是状态打折,整个进攻体系就会打折扣。副攻和接应之间的配合可能会出现卡顿,这些都是可以抓的机会。咱们的发球得冲着这个软肋去,破坏她们的一传组织。
蔡斌指导最近采访里说了句大实话:"别老想着结果,把过程做扎实了,结果自然差不了。"这话听着平常,但确实是至理。现在网上有些声音太着急,要么唱衰要么捧杀,其实都帮不上忙。真正懂球的都知道,排球是圆的,什么可能都有。
这次八强赛安排在晚上黄金时段,好多单位都传出要组织集体观赛的消息。想想也挺有意思,几十年了,女排比赛总能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。大概是因为她们身上有种特别的气质——既敢打敢拼,又脚踏实地。
场馆里已经开始布置了,工作人员正在测试记分牌。球员们这两天在做适应性训练,主要是找找场地空间感。医疗组最忙,又是按摩又是理疗,生怕哪个队员带着小伤小病上场。
比赛当天肯定热闹。听说门票早就抢光了,黄牛价都翻了好几倍。不能到现场的也没关系,各家电视台早就排好直播计划,连解说嘉宾都是请的名嘴。马路上随便找个报亭,体育报纸头版清一色都是女排专题。
其实输赢之外,更让人期待的是看到些新东西。比如吴梦洁能不能继续惊艳,刁琳宇的传球能不能更精准,王媛媛的拦网能不能更犀利。这些年轻队员的成长,有时候比一场比赛的胜负更值得关注。
当然,老将们的作用照样关键。丁霞虽然上场时间少了,但她在场下出谋划策可没闲着。袁心玥作为队长,既要稳住军心,还得在关键时刻下分。这些细节往往决定着比赛的走向。
裁判哨声一响,什么算计什么分析都得靠边站。到时候就是实打实的硬碰硬,看谁更能扛,看谁更敢拼。这种时候,女排精神从来不会让人失望。
说到底,排球场上最金贵的就是"认真"二字。
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、文明的社会风尚,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。
粤友钱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